Friday, January 28, 2005

IMDB

the Earth's Biggest Movie Database
在我部落左邊的連結中,除了我每天幾乎必看的新聞網站,還有一些棒球相關的以外,我特別多設了一個有關電影的網站:IMDB
我想現在愛看電影的人不少,可是知道這個網站的人似乎不多。這個網站幾乎包含了所有你需要的,有關電影的任何資料。舉例來說,像是這部電影的演員有誰,而那個演員又演過哪些電影,甚至電影裡的經典對白,還有大家對這部電影的評分等等資料,在這裡面都有很詳細的資料。
不僅只有好萊塢電影,我也在裡面查過「功夫」這種電影,也有周星馳的基本資料等等的東西。總之這就像是一個電影的寶庫一樣,當你想起一部片子,或覺得哪個演員很眼熟的時候,試著到這個網站上找一找吧,我相信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老美有時候真的很猛啊!

Thursday, January 27, 2005

搬家後的第一篇

花了我一天半的時間,我好不容易才把一個部落搬了家
那天B對我說,他對新浪的版面有點厭煩了,我也這麼覺得,人都是喜新厭舊的。而且我對新浪無法自己有一個獨立的網址也很感冒,所以不經意的想到我有一個常去的blog,那裡或許可以申請一個新的空間讓我使用。
這就是為什麼我的部落現在搬到這裡啦。
搬一個部落並不容易,除了文字部分的copy-paste以外,最麻煩的莫過於增加一些自己想要的一些東西了,像是照片,還是連結之類的。所以我只有慢慢一步一步來,先從選背景開始,按照指示漸漸豐富我的小部落。而且昨天在搬家的過程中,還發現編碼有問題,使得整個網頁無法顯示,所以我可說整整搬了兩次家。

不過還好一切都還算順利,我知道要怎麼放照片,弄了幾個我常用的連結,還有一個不花俏的背景,這個部落大致符合我預期的雛形,以後再加上音樂就更棒了。

但這裡也不全然是完全沒有缺點的。他和新浪最大的差別就是他沒有了文章分類,也許它是希望你可以開很多個部落,每一個都有不同的屬性,但這實在太麻煩了,光一個部落都無法兼顧,開數個部落簡直超出我的能力範圍,所以這裡就像個大雜會,我無法給每一篇文章獨立的標籤了。
搬了家,就是一個新開始。也算是過年的一個新計畫囉。部落這東西其實挺花時間的,所以如果文章不多那就表示我在忙,或裝忙。
有任何意見留個言給我吧,就在文章後面的comment,或可以在左邊選連結寫封信給我,如果你有部落,也歡迎跟我交流囉。

Wednesday, January 26, 2005

道德的力量

道德取捨是個人的事,不一定由邏輯來管轄。
剛剛在天下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是龍應台寫的。
文章的內容是她和她兒子的一封書信往來(我不知道這個形式是不是天下雜誌上的一個專欄),大意是說這世界其實存在許多不公不義,可是現在的年輕人,卻覺得其實沒有什麼好「反叛」的,或是覺得反叛也改變不了什麼。
舉文中的例子來說,NIKE在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壓榨婦女或童工,可是我們不會因此不買NIKE的產品。又如麥當勞為了生產大量的牛肉而砍伐林木,可是我們也不會因此而不吃麥當勞。你知道非洲很多小孩餓死,可是我們依然浪費食物。這世界上存在了許多不公平的現象,尤其是類似這種貧富差距懸殊的例子,在這個問題的基礎上,我們都算是得利者。
可是我們做了什麼?
我不敢說我是多有愛心的人,我不曾在路上掏錢買那些坐著輪椅的人所賣的商品,我也不曾跟公館地下道的阿伯買過口香糖,我曾經在吃雞排的時候看到一個流浪漢在我眼前翻著垃圾桶找東西吃。在我煩惱著過年要買什麼新衣服的時候,其實很多人卻不知道他們的明天要怎麼過。
沒錯,我是過得太好了。
這社會的窮人不見得是因為他們資質不如你,或比你不勤奮。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的社會,我們一切的制度都是由有錢人決定的,窮人幾乎沒有任何立足於此的基礎。如果說教育是要讓社會的階級有流動的機會,很抱歉,台灣的教育卻做不到這點。阿扁之後,已無阿扁。
文中有提到道德有分積極與消極。從消極面來說,我可以從此不再買名牌,我可以崇尚簡單的生活,也不浪費任何的資源。可是這樣,是否那些生活在世界底層的人就可以過的比較好,你我都清楚,答案是否定的。
而所謂的積極面,可能是把理想付諸實現,為窮人發聲,逼迫政府改革之類的。
我知道這世界不公不義,但我卻不曾做過什麼,我是受到道德良心的譴責,而這確實也讓我想要去改變些什麼。這社會並不是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去反叛的東西,只是我們都選擇了道德的消極面。我只能盡量要求自己不浪費,並且我也希望政府可以幫我們改變這些現象。選票,也可以作為道德力量的展現。
道德取捨是個人的事,不一定由邏輯來管轄。
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有一樣的道德標準,而不同的事標準也不同。如果道德力量真的存在,至少,我們學會了反省。

Friday, January 21, 2005

台北市我最愛的餐廳之1

無國籍食堂
地址:忠孝東路四段223巷75號
電話:2721-3722
讓我有想要和大家分享我最喜愛的餐廳的這個想法,就是在這家餐廳裡的。
這家餐廳原名是「藪 大穀」,是開在林森北路的N條通那裡的。一開始我是在BBS上看到大家對這家餐廳的介紹,主要是說它有很道地的蕎麥麵。就是那種用麵去蘸醬油的日式涼麵。
我第一次去的時候,店裡真是有很濃的日本味,大致的裝潢就像居酒屋那樣,木製的桌椅,長條的吧台,陰暗的燈光,有精神的服務員和廚師,當然最重要的,美味的食物。我還記得那時的大廚是個日本人,服務生點完菜後都用日語跟他溝通,在生意不忙的時候他也會跑出和幾個日本客人聊天。總之,整家店是很輕鬆的氣氛。
(附帶一提,我在那裡遇到兄弟象的投手中入伸,左摟右抱兩個看來是從林森北路的某家店請出來的女子,有一個還在胸部上刺了一朵玫瑰花。)
自從知道後,我就時常造訪這家店,它成了逛完衣蝶後的首選。不過,不知道為什麼,好像是租約到期還是內部員工要分家還是怎樣的,有一次我和L去時,就發現它在整修了。這對我們來說真是一項很大的打擊,就像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朋友一樣。所幸這並沒有持續太久,後來輾轉得知原班人馬在東區新開了一家店,改名為「無國籍食堂」。(現在在南京東路和新生北路交叉口那裡還有一家「藪 大穀」,好像是以前的員工出來開的,聽說味道比較差些,我沒試過,所以不很清楚)只是搬到了新址,似乎日本主廚並沒有一起來,感覺上廚房裡似乎以年輕小伙子為主,所幸味道還是一脈相承,只是整體來說,少了一點居酒屋的熱絡的氣氛。
雖然名為無國籍食堂,但大抵上還是以日系菜餚為主。而且現在會定期更換菜單的菜色,感覺更為多樣化,更符合其無國籍的精神。甚至在平日中午還提供百元便當外送的服務,似乎要往平價路線靠攏的趨勢。蕎麥麵依然是我每次必點的主食,無論乾湯,皆有可觀之處。除了蕎麥麵,厚燒玉子也是頗受好評的一品,值得推薦。至於其他菜餚,雖不能說驚為天人,但也都中規中矩,價有所值。我的經驗是,看到有什麼想吃的就點,因為是以居酒屋為骨幹的一家店,菜式比較講究精緻而非份量,坊間的地雷店頗多,唯此間不好此道。
另外一個我喜愛的理由是價錢。食量小一點的人大約兩三百左右即可打發,食量大一些再加上酒錢,兩個人也可以在一千元內解決。這家店前前後後我去了應該有十次左右,每一次都是愉快的經驗,所以選為我推薦給大家的好店之首。

Tuesday, January 18, 2005

下雨天的幸福

台北是一個多雨的城市,這個城市也許太過熱情,所以需要經常下雨來冷卻。
我還蠻喜歡下雨天的,只要我不是剛好騎機車在外面晃。
我覺得站在窗邊看著下雨的街景,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就像我喜歡在下雨天的時候開車。也許是慶幸,也許是輕鬆,不過就是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我相信大多數住在這個城市裡的人都不太喜歡下雨,除了前幾年乾旱期以外,到處搞的濕答答的,特別是台北的雨似乎都會選在週末的時候下。(這算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悲哀嗎?)
我曾經看過一篇報導,說台北人的日照權比世界的平均值少一個小時(日照權簡單來說就是一天中被太陽照到的時間吧),有研究顯示比較少看到太陽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較高,不知道這算不算是解釋了最近憂鬱症人口偏多的原因。
其實,下雨天除了陰暗的缺點外,反而是讓人放慢腳步的好機會。我想很多人都同意,下雨天比豔陽天更為浪漫,下雨天的一把傘或是一件外套,會是多少故事的開頭呢?下雨天的街頭,又不知道是多少故事的結束了。
下雨天的雨傘下,其實是很多幸福的集合。

Thursday, January 13, 2005

聽見下雪的聲音

春天聽見花開,夏天聽見微風,秋天聽見落葉,冬天的時候聽見下雪的聲音
我從國中有國文課開始就很喜歡國文,也許是因為國中時的國文老師很漂亮的關係。
這樣的興趣持續到了高中,我從不以背古文為苦,雖然選擇念了理工,可是並不表示我國文不好,反而國文課成了我的另一種調劑,在自然組普遍不重視國文的文化之中,我成了國文老師眼中的指標。
所以直到上了大學,我還是偶爾會閱讀一些古文,體驗一下中文的美。
文字的美,其實很難用文字表達,它有時只能是反映在心中的影像。
這是一個中文系畢業生的故事。
很多人都會質疑念中文系出來到底能幹嘛?(這個問題其實我也很想問)
所以有一天中文系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問了一個老教授這樣的問題,「念中文系以後到底對我們有什麼用呢?」
老教授慢慢走到窗邊說到,「只要你們站在窗邊時,春天可以聽見花開,夏天可以聽見微風,秋天可以聽見落葉,冬天可以聽見下雪的聲音」,「那就夠了」。
這是讀中文的人應該要有的浪漫吧。用聽的,而不是看。
上週末在報紙上看到了西湖與日月潭的比較。文章裡說日月潭其實比西湖要大,風景更好,可是無奈不像西湖管理得那樣好,所以造成日月潭周邊總是亂遭遭的,比不上西湖的恬靜與秀麗。
其實我覺得並不是這樣的。
西湖的背後,支撐的是幾千年來文人的文字。任誰都可背出蘇軾的「欲將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那裡就像是一個聖地,即使西湖真的不那麼美,在文人的心中,它有不可取代的特質。西湖代表的,是文人的圖騰,不容褻瀆。
而日月潭並不是。除了涵碧樓,我們並不清楚日月潭的特色。除去涵碧樓所賦予的商業表徵,日月潭的文化意涵其實很少。這樣一比,日月潭和西湖所代表的意義不同,自然無法比較。
現在台灣普遍來說不重視國文(尤其是古文的部分),這無從說好或壞。語言本身是活的東西,每一個時代都有他不同的的面貌。只是有時候我會覺得,如果這社會太過於直接而不再含蓄,一切都是圖像式的直觀,缺乏了在背後支撐的文化涵養,我們會不會失去的太多?

Wednesday, January 12, 2005

習慣? 愛?

有的人說不清哪裡好,但就是誰也替代不了
一直很喜歡這兩句歌詞,愛情的弔詭在其中或可略窺一二。
上個禮拜L搬走了,面對空蕩蕩的房間,講話還有回音傳出來,在那個當下,有點感傷也不太習慣。
就是習慣。
習慣一個禮拜看一場電影,習慣冬天的時候一起洗溫泉,習慣看到好吃的餐廳時馬上去吃,習慣了L是我做任何事時的第一選擇。
曾經一直想要有新的生活,自由自在的,也覺得這一切都會像我想的那樣順利,或者那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可是,我忘了習慣。
所以當E說出了習慣與愛,我突然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就像可魯一樣,因為習慣了渡邊先生的生活模式,所以牠終生不曾再做過另一個人的導盲犬。
人的適應能力畢竟比狗強,少了這個習慣,我們會漸漸習慣另一個習慣,也許是習慣一個人,也許是習慣另一個人。如果發現不能習慣對方的習慣,我們就只好遺下先前的習慣,尋找下一個可能的習慣。
會不會,習慣與愛,其實只是一體的兩面,快樂甜蜜的時候說愛,憤怒無助的時候說其實只是習慣。
習慣所以愛,因為愛所以習慣了。
我分不清是習慣還是愛。